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跨國公司在華企業財務核算與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中國優良的投資環境和高速發展的經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及其他跨國公司來中國進行投資發展,在中國設立制造基地、研發中心及管理總部。然而由于法律、經濟環境,以及會計準則等方面的差異,跨國公司在華企業成立之初在財務核算與管理方面可能會碰到諸如財務制度建立及持續改進、財務監控、財務人員業務能力不能滿足業務需要等問題。本文通過對跨國公司在華企業在財務核算與管理方面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將集團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適當的本土化;加強集團信息化建設,使財務管理信息的上傳下達隨時隨地、暢通無阻;強化地區財務總部的監督管理職能及在集團總部設立財務巡視監察員制度;加強財務人員的外部引進、內部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以滿足公司財務業務的需要等措施,便于他們能盡快制定出適應中國國情、提升集團經濟效益在華企業的財務核算與管理制度。
關鍵詞:跨國公司;在華企業;財務核算;財務管理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快速發展,以及中國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和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著大量外國企業來中國投資辦廠。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的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財務核算是財務管理的基礎,所以對其面臨的一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跨國公司在華企業在財務核算與管理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是整個集團執行統一的財務核算與管理制度,沒有根據在華企業所處的實際經營環境將財務制度進行本土化。二是對財務信息缺少有效地交流及反饋,使財務管理制度得不到及時地修正和持續改進,導致得出錯誤的財務分析,甚至作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三是財務部門實行雙重管理體制,在業務上受國外集團總部財務的垂直管理,在行政上受所在地公司的管理,由于空間范圍跨度大和受其所在地公司的影響,導致集團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缺少有效地監督。四是個別財務人員的語言溝通能力和財務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不能滿足跨國公司財務核算與管理業務的需要。
2跨國公司在華企業財務核算與管理所面臨問題的原因分析
2.1會計制度、稅務管理及外匯管制
2.1.1會計核算制度差異
跨國公司的會計核算根據所在國度的不同一般采用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或國際會計準則。2006年2月15日,中國財政部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相關應用指南構成的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新會計準則體系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雖然中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上通行的會計準則差異不大,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差異,跨國公司在制定會計核算制度時應充分認識到這些差異的客觀存在,如:會計準則的模式不同,對會計核算年度的規定不同以及信息披露要求的時間不同等。
2.1.2稅務管理差異
稅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經營活動遵循所在國的稅收法規,優化稅務支出以及制定內部轉移定價原則等。在我國,稅務管理部門對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的稅務監管集中在商品銷售轉移定價和關聯交易方面。由于我國的稅收法規在這個方面的規定并不十分明確,加上國外的跨國公司財務部門對我國的稅收法規了解不透徹,有時可能會出現漏稅現象,導致跨國公司面臨稅務風險。
2.1.3外匯管理制度差異
外匯管制(ForeignExchangeControl)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準備的枯竭,對于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國出于促進、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的考慮,對外匯采取的管理辦法也不盡一致。
2.2財務制度不能及時更新改進
跨國公司由于其公司總部和所屬子公司、控股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導致其在管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溝通不暢問題,在經營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傳遞、反饋到公司總部,并繼而影響到集團財務制度的持續改進和更新。
2.3財務管控不足
相比國內一般公司的財務部門,跨國公司的財務機構設置通常分為三個層次:集團總部財務部門,地區總部財務部門和生產工廠財務部門。跨國公司財務部門通常采取雙重管理體制,即在業務上接受集團總部財務部門的垂直領導與管理,在行政上受所在公司的管理。層次較多,層層管控的模式常常導致財務管控力度的逐漸減弱,甚至當單個公司的經濟利益和集團整體的經濟利益出現沖突時,下屬公司的財務部門可能會迫于所在公司的壓力而不執行集團部門的財務控制制度,使集團公司的財務控制形同虛設,從而導致單個公司的財務目標偏離集團總部的財務目標.
2.4人員培訓及團隊建設滯后
跨國公司復雜的業務環境、多重會計準則、標準以及各個國家不同的稅收規定、工作語言等,對在華企業的財務從業人員的業務知識、語言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均提出了較高要求。
3跨國公司在華企業財務核算與管理中所面臨問題的對策建議
3.1中西結合,遵國情
我們承認歐美及國外其他一些國家在企業財務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管理制度,但任何先進的管理制度都離不開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和環境。中國和國外在會計準則、稅收制度、外匯管制等方面有著不同的規定,企業的經濟環境變了,與之相結合的財務管理制度也要跟著變化。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第一,在華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能全盤照搬國外集團總部的管理制度,應結合中國國情及經營環境,將集團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適當的本土化,以便更好地為在華企業的經營、發展服務。第二,跨國公司應在對中國稅收法規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掌握母公司所在國與中國簽訂的關于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避免重復交稅;跨國公司應根據中國稅法的規定,專門制定稅收管理制度,必要時可委托中國國內或國際的稅務師事務所幫助設計相關制度以降低稅務風險。第三,中國是一個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而跨國公司所在的國家和地區有的實行外匯管制,有的則不實行外匯管制。跨國公司應充分認識這一差異,科學制定在華公司的外匯管理制度。
3.2信息化管理,促溝通
財務信息化,最早起源于美國企業里運用計算機輔助財務人員的設計思想,后來相繼出現了會計電算化、MRPII(制造資源計劃)等體現信息化思想的企業管理流程。1990年4月12日,美國Gartner公司在《ERP:下一代MRPII的遠景設想》中首次提出“ERP”(企業資源計劃)。首先,跨國公司應利用自身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對在華企業實施財務信息化建設,根據在華企業的運行實施流程再造,將其納入整個集團信息鏈中。使管理信息的上傳下達隨時隨地、暢通無阻,確保財務制度得以持續更新和改進。其次,跨國公司應充分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加強溝通與交流。現代通訊的發展及網絡的普及,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跨國公司可以采用視頻會議、電話會議及郵件和SKYPE、QQ、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各分、子公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實時分享、傳遞和獲得所需的信息,為財務制度的及時、持續更新提供基礎和保障。
3.3雙管齊下,強管控
首先,在對各財務管理模式分析的基礎上并結合跨國公司的財務組織管理及職能層次劃分,認為應充分發揮地區總部財務部門在對華投資工廠和國外總部之間的橋梁作用,加強地區財務總部的監督管理職能,使地區總部成為集團財務管理的加壓站。其次,應實行財務巡視監察員制度。為有效解決集團總部對下屬分、子公司在財務管控方面鞭長莫及的局面,建議實行財務巡視監察員制度。在集團總部設財務巡視監察員專崗,為保證人員在執行業務時的獨立性,巡視監察員受集團財務總部的直接領導。巡視監察員定期、不定期地對集團各分、子公司進行財務巡視監察,掌握最真實的信息并直接向集團匯報,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加強財務管控的力度。
3.4外引內培,育人才
加強財務人員的外部引進、內部培訓工作,以及加強財務人員在業務方面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以滿足公司財務業務的需要。為解決這一茅盾,在華公司的HR部門要制定人才培養和激勵計劃,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由于會計及財稅法規的不斷更新,財務人員必須參加并完成每年舉行的會計繼續教育學習,這是最基本的要求。(2)有選擇地參加一些培訓機構舉辦的培訓,開闊視野及拓展財務業務知識面。(3)定期、不定期的進行部門內部培訓學習。做好財務人員的傳、幫、帶工作,打造學習型團隊。(4)鼓勵財務人員參加財務職稱考試、國內及國際的資格考試以及進行語言和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對取得證書人員采用報銷學費或納入業績考核的方式予以獎勵。
4結語
綜上所述,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的財務核算與管理是跨國公司整個財務業務的重要一環和組成部分,對在華企業在財務業務中面臨的問題要進行及時地分析與研究,找到科學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更好地支持、服務公司及集團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恭俊.跨國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6).
[2]高鴻雁.跨國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9).
作者:王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