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和諧課堂體育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體育課堂中不和諧的學生表現
1.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引發個別學生對教材的藐視。
初中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小學,他們對體育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有不同的認識。如在籃球教學中,稍微會打籃球的學生就會不屑一顧,不聽講,有的甚至影響其他學生的聽課。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要求,不需要再聽教師的講解,自以為是,影響正常教學的進行。
2.長期缺乏關注引發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
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是身體素質的練習,有的學生天生就不喜歡運動,課堂上教師不顧及所有學生。這類學生在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他們的行為是破壞課堂紀律的“慢性毒藥”,慢慢影響周圍學生。這類學生往往長期受到冷落,形成對周圍環境淡漠的行為,練就一身刀槍不入的“本領”,對于教師的要求、指責,學生的嘲笑視而不見,習以為常。
二、針對體育課堂中不和諧學生的維護技巧
1.加強組織紀律教育,留給學生表達的空間。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通常都是無意間違反了課堂紀律。教師只需要稍微點出,給個手勢或眼神,大部分學生就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做。然而,僅僅約束學生行為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表現欲望得不到滿足與釋放,便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興趣轉移的現象,這樣不利于教學的正常進行。因此,教師在約束學生行為的同時,還需要留給學生一定的表達見解和展現自我的空間。這樣既有利于正常教學的進行,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加強深入學習。
學生的個別差異,導致某些學生自以為是,目中無人。教師應加強集體、團隊意識的培養。學生個體是在一個大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的,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這個集體。教師要培養、利用學生骨干,營造好帶差、強帶弱的團隊學習氛圍。學生在相互帶領、相互幫助下學習不僅發揮個別學生的優勢,而且帶動整個集體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與教學質量。
3.關注“特殊”學生,使其盡快融入集體。
對于長期受到冷漠的學生,最直接的辦法是重視關注他們,讓他們了解很多人都是理解、重視他們的,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因此,溫暖和諧的課堂是治療冷漠最好的良藥。對于這類學生,他們的適應能力、運動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比較差的,教師應多關心鼓勵他們,并教會其他學生學會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并制止部分學生非善意的言談。
三、體育教學中和諧課堂對教師提出新的挑戰
1.教師積極參與,師生課堂互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共同學習,是構建和諧課堂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轉變角色,“蹲”下來看學生,貼近學生,真正成為“孩子王”,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好伙伴,進而在與學生共同參與中構建和諧。
(1)師生互動,共同進步。
不管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講,青少年都是最喜歡體育活動的人群。在體育教學中,青少年總是能夠很快全身心投入練習。如果教師和學生一起加入游戲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教師應該有和學生共同上體育課的想法和做法。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當教師和學生共同練習時,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很多知識,比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效果好。
(2)正確示范,優化表象。
正確的示范是學生獲取正確的運動技術、技能最直觀的方法。正確的示范可以達到縮短教學時間,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每當教師做完示范后,學生都會被教師的完美動作所感染。這是學生學習練習的最佳時間。根據動作、時間、地點的不同,教師應該做不同的示范,如背面、鏡面和側面示范,使學生更直觀、深刻地認識學習動作。
2.積極創設機會,拓展教學形式,發展學生的體育能力。
面向全體學生是構建和諧課堂的重點,教師應拓展多種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積極參與的課堂環境,搭建開放的舞臺,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和表現的機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1)體育干部輪流做。
發展能力指向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推行“體育干部輪班制”和“小組長輪流制”,讓盡可能多的學生擔任體育干部。教師可以根據學號或前幾節課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擔任體委或小組長,負責本節課的課堂管理,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體驗管理的苦與樂。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并且多協調,多合作。采用“體育干部輪班制”后,學生都體會到管理的苦與樂,這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督促溝通,同時有助于和諧課堂的構建。
(2)人人都來露一手。
發展能力指向學生的示范能力,表達能力。以往體育教學中,都是教師示范的單一教法,每次都做的學習和游戲都是教師事先規定的,學生的示范講解能力得不到鍛煉。教師可以發揮個別學生的強項,讓學生平時多觀察,多關注,多理解各項運動的方法和動作,可以請這些學生做示范,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平時對體育知識的關注程度,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一問多解的拓展。
發展能力指向學生的參與能力、表達能力。一問多解是培養學生橫向發散思維的一種方式,是學生拓展思維的有效途徑。在體育教學中,由于學會相互討論啟發,思維由集中而發散,由發散而集中,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問多解的精彩局面。如,體育教學中,針對一種游戲,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么玩,學生往往會說出很多種新方法。以“長江黃河”游戲為例,學生會提出用特殊起動姿勢起跑;跑前要做附加動作;經過簡單運算的“結果”作為追逃信號,等等。再如,“喊數抱團”游戲,以往教學中都是喊幾就是幾個學生在一起結合。筆者在教學中,把規則稍微改了一下,效果不一樣。以往抱團后數的是人的個數,筆者改成抱團后數落地腳的個數,這樣學生就不是簡單地死板地聽數字結合,而是需要動腦筋思考。一開始,學生比較茫然,但經過幾次嘗試后,學生就能總結出相應的結論:喊數字“5”時,這時學生的人數只要不小于3都是可以的,3個人的時候,其中一個人抬起一只腳,4個人的時候其中兩個人各抬起一只腳……但人數超過5個人時,學生又有了新辦法:把多余的人背起來;把腳踩在別人腳上;坐在地上把腳抬起等解決辦法。同一種游戲突然多了幾種方法,或者增加了游戲的強度難度,效果就會有所強化:一是調節了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和諧度,二是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合作的能力。
四、結語
總之,體育課程改革,對一線體育教師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我們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要承擔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擔,更要樹立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
作者:胡東波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