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賞識教育在小學教育教學中運用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并尋求解決的問題。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賞識教育的參與,賞識教育通過對學生的鼓勵與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對考試內容進行機械的灌輸,對于學生的心理情況則關注甚少。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產生一定的幫助,但是卻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淪為了學習的機器。本文將闡述賞識教育的含義,并分析當前小學賞識教育的現狀,并就如何更好地開展賞識教育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
前言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地位。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只要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學生便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賞識教育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所以賞識教育得到了很多教育專家的認可。盡管當前已經有很多小學教師已經認識到了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經在教學中采用賞識思想開展教學,但是卻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想象,小學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理解賞識教育的內涵,真正在教育中做到將心比心,真正地使學生在賞識中有所進步,有所發展。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
賞識教育的本質是對學生的尊重和對教育工作的熱愛,賞識教育注重教育中的人文關懷,而不是將學生看作學習機器。賞識教育通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并從學生的閃光點入手,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激勵,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賞識教育并不意味著單純的鼓勵和表揚,而是協助和引導學生們對自我認知層次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立足于人格培養的核心教育目標,實現更加積極正向的教育教學過程。賞識教育的基本內涵需要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還需要以學生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和重點要素,充分激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思維能力。在滲透賞識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們的自我意識覺醒層次,也需要從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中抽象出更多有利于賞識教育工作開展的思想意識維度。
二、賞識教育的現狀
(一)賞識手段單一,影響賞識教育效果
雖然賞識教育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完全掌握賞識教育的手段與方法。一部分教師認為,賞識教育就是對學習進行夸獎,學生如果完成了作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夸獎;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教師進行夸獎。這種重復單調的賞識教育,在前期可能會產生不錯的效果,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勢必會對這類“夸獎”感到麻木,那么這種賞識教育便失去了意義。賞識教育也需要重視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學生在取得進步時,必要的夸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但是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教師還是采用夸獎的賞識手段,那么學生便會以為教師在譏諷自己,那么教師的夸獎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豐富賞識教育的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力求賞識教育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很多教師在滲透賞識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手段和方法并不恰當,還會招致學生的方案,并不利于構建更加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還可能會催生更多心理問題。
(二)師生間溝通存在障礙
很多教師還在用傳統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在這樣的理念影響下,課堂的氣氛通常十分壓抑。在這種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是存在障礙的。由于教師的威嚴,使得很多學生對教師產生了抵觸的心理。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的賞識也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渠道,主要依賴于對雙方的深層次了解能力,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若師生之間溝通交流方式方法存在明顯的偏差問題,可能會對學生心理層面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另外,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情況不夠熟悉,也是影響賞識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通常情況下,每位教師需要負責幾十名學生的教學工作。很難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這也使得師生間難以實現有效溝通,進而影響賞識教育的效果。不同教師對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層次存在顯著的差異,也并不能從標準化的視角進一步優化賞識教育的具體溝通形式,只能夠借鑒相對比較先進的賞識教育經驗,并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構造因地制宜的賞識教育模式。
(三)沒能認識到學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教師需要更加看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有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些教師通常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在教學中反復強調考試成績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與進步常常被教師所忽視。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的一定差異,這也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在考試中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這部分學生最需要教師的賞識與鼓勵的,但是一些教師往往對這類學生不管不問,這樣便會嚴重打擊這類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信心。而這種區別對待的教學方式,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不會使賞識教育發揮出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全面發展進程會存在非常顯著的個體化差異,因此每位教師都需要深度認知和理解賞識教育手段實施過程的特殊性,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手段實現賞識教育過程。賞識教育的立足點在于對學生全面人格構建過程的深層次認知,因此當教師發現學生并不能對學習內容有全面的認知時,往往會將部分情緒帶給學生,并不利于引導和鼓勵學生認識理解學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師生對學習全面發展的理解方向存在顯著的差異,也是很多教師在開展賞識教育工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會間接影響賞識教育方法實施的有效性。
三、關于如何更好地開展賞識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定期對教師開展培訓,提升教師對賞識教育的理解
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并沒有完全理解賞識教育的內涵,很多教師在開展賞識教育時也只是浮于表面,本質上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此學校應對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提升教師對賞識教育的理解,另外還應重視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盡可能的實現經驗共享。例如某位教師發現了一種效果良好的激勵方法,那么學校可以讓這位教師在教師大會上談一談這一方法的使用場景與具體效果。而其他教師也可以針對這一方法談一談自己的見解,充分地發揮集體智慧,使每位教師都能熟練掌握賞識教育方法。
(二)尊重學生間的客觀差異,分別指導
學生間存在著一定的客觀差異,每位學生都各具特點。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賞識手段。很多教師針對學生間的差異通常采用分層教學法輔助教學。而將賞識教育理念融入到分層教學中,可以使分層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有些同學的學習基礎較差,但是學習態度認真,那么教師便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看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并對這類學生的進步進行夸獎與鼓勵。一些同學學習成績較好,但是卻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針對這類學生,便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另外,教師還應該淡化學習成績的看重程度,小學階段作為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學生并不存在較大的升學壓力。所以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學生的一些特長,教師應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并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向學生提出一些期待,而這也是賞識教育的一種體現。
(三)明確賞識教育的應用場景
賞識教育雖然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并不是任何場景都適合對學生開展賞識教育,一部分教師由于對賞識教育理解得不到位,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任何行為都進行鼓勵,這樣便難以發揮出賞識教育的作用。開展賞識教育并不意味著放棄對學生的批評,小學生活潑好動,而且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價值觀念,所以小學生很容易犯一些小錯誤,如果對學生的錯誤沒能及時糾正,那么這些小錯誤便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教師需要明確賞識教育的應用場景,對于學生的一些錯誤行為要進行糾正,并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適當的批評。另外,教師還需要重視對學生批評的尺度,如果批評過重,那么便有可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如果批評得過輕,那么批評也就失去了實際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通過挖掘學生的長處與優點,并以此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激勵。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使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中收獲自信心,所以賞識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賞識教育并不是萬能的,針對一些特殊情況,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賞識手段進行科學的調整,確保賞識教育能夠發揮出良好的效果。對于學生的一些錯誤行為,教師還應處理好賞識與批評間的關系,從批評與賞識兩方面入手,辯證地看待學生的錯誤。賞識教育是對學生“潤物無聲”的教育,雖然賞識教育可能并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發展性的過程。只要采用合適的賞識方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就會有所提升,賞識教育的價值便會在學生的進步中體現出來。
作者:張春梅 金云臣 單位:濟寧市洸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