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缺失誠信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政治信仰缺失
受西方思想的入侵,各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日漸盛行,好多高校大學生只向“錢”看,政治被視為實現利益的跳板。不少大學生在校參加政治或文體活動僅是為了考核及不影響評獎評優。當今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各種迷信和偽科學逐漸盛行,部分高校大學生遇到困難失去理性判斷。各種宗教思想的侵襲,玷污了大學生的思想,使得青年大學生未能形成正確理想信念和價值觀。
2人際交往不誠信
以誠相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只有真誠待人,對彼此保有一種誠信的動機和態度,才能得到相互信任,人際關系才能得以發展和加深,使得人際關系得到發展和鞏固。但是不少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存在各種失信的行為。
3學業、求職造假
學生以學習為主,但是部分高校大學生并不專注學習科學知識,有的沉溺于網絡游戲,有的盲目于愛情,沒有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并且缺少學習興趣,或者學習的文化知識不能很好應用。由于平時缺少知識的積累導致考試不能順利通過,于是開始有僥幸心理寄希望于作弊、打小抄上。久而久之,習以為常,甚至購買作弊工具。導致原來那些學習努力的同學產生不平衡心理,進一步助長了這種不良風氣,嚴重影響高校大學生的整體水平,缺乏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這就進一步影響了當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4經濟誠信缺失嚴重
當今大學生惡意拖欠助學貸款成為受人關注的焦點問題,他們或是不按合同還款或是不按時還利息,更有甚者畢業后拒絕還貸,很多同學惡意拖欠學費,這些誠信缺失行為嚴重影響了高校大學生的形象及聲譽。大學生經濟缺失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隨處可見,有的不只局限在道德層面,甚至觸犯到法律,,對人民、社會以及國家構成威脅、造成損失。
5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
5.1建立高校大學生的誠信檔案
為規范和制約高校學生的不誠信現象,引領大學生自覺誠信,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是我國目前高校應展開的一項迫切任務。誠信檔案的建立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環節。這樣不僅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理念,推動國家助學貸款項目的發展,更有利于國家社會信用系統的建立和完善,為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提供助力。
5.2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監督體制
為了孕育健康和諧的誠信環境,有力地促使高校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誠信行為,高校不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還要制定科學的監督機制。應有效發揮學生主體的監督和輿論作用,加強信用行為的管理和教育,對失信者的行為通過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及時曝光,對守信用者給予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青年學子引起對誠信教育的重視,并主動信守承諾,同時也能引起整個社會對高校大學生誠信問題的關注。
5.3構建大學生誠信自律示范機制
誠信教育機制要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誠信缺失重要原因怕受到家長的斥責,因為害怕所以選擇撒謊。有的甚至遭到父母的打罵,這樣反而激發了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身心更是受到損害,使得誠信問題也出現裂口。因此,建議家長與學生多溝通交流,達到誠信教育的效果。
5.4建立大學生誠信危機制度
誠信危機制度是大學生經濟誠信體制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學生誠信危機制度可以保證高校誠信教育的順利推進。各層次相關部門制定獎懲相結合的誠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避免單一的懲罰制度不合理。還需把握獎懲的力度,避免標準過低或過高失去合理性或者帶來負面影響。高校還應完善大學生就業誠信體制,就業誠信制度能夠保證大學生順利就業,提高大學生就業意識的有效措施。
5.5吸取國外經驗,建立科學誠信體制
從全球角度看,解決誠信問題的方法較多,其中當數發達國家的“聯合征信制度”。此項制度內容如下:公司或個人的誠信狀況由一家信用度高的資信公司存有,本人或本公司以及其他公司或個人采用付費方式進行查詢。公司或個人如果存在信用不良,如惡意拖欠學費、拒絕按期償還助學貸款、偷稅、漏稅等,這些不良信用記錄就會在誠信資信公司留有誠信記錄,這樣信用記錄會在日常或以后在商業活動和個人社會活動中作為參考評價。當今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既是廣大青年學子成長過程的需要,更是社會進步和時展的要求。高校為國家發展輸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已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學子誠信的缺失將會給祖國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損失,所以誠信教育勢在必行,以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環境作為研究背景,關注大學生誠信教育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廣大青年學子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因此,必須全面培育誠信這一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誠信意識,才能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社會的不斷前進,誠信教育有著較深的歷史淵源和理論基礎,所以耐心細致地分析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由,并根據高校大學生誠信失衡采取相關措施,對弘揚民族文化、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趙永明 馬俊紅 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哈爾濱華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