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選擇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42例)和優質護理組(42例)。常規護理組進行手術室常規護理干預,優質護理組進行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優質護理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總體健康評分均改善,且優質護理組的上述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優質護理組患者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優質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確切,可有效確保搶救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減輕其痛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能力,提升總體健康情況和滿意度。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干預;重度失血性休克;心理狀態
重度失血性休克是各種因素導致身體或內臟損傷出現血流過多而休克的情況,為微循環灌注不足的一種。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積極搶救的同時需做好護理工作,以改善患者預后[1]。本研究分析了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42例)和優質護理組(42例)。優質護理組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21~75歲,平均(45.14±2.12)歲;發病至手術時間1~4h,平均(1.64±0.13)h。常規護理組中,男28例,女14例;年齡21~74歲,平均(45.29±2.45)歲;發病至手術時間1~4h,平均(1.63±0.12)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患者符合重度失血性休克診斷標準[2];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合并腫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合并精神疾病、智力障礙,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進行手術室常規護理干預。優質護理組進行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術前護理。術前做好充分準備,仔細清點和記錄手術所需器材,熟悉手術器械操作方法、使用禁忌等,并明確藥物擺放地方和使用禁忌。調節手術室溫濕度,確保患者舒適。調節光線,確保醫生操作視野明亮。由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護理人員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條不紊配合醫生手術。術前和相關科室溝通,確保各個科室互相支持和配合。(2)術中護理。術中加強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和各項指標的記錄,并選擇粗直靜脈血管進行穿刺,建立靜脈滴注通道[3]。根據手術需要協助麻醉醫生進行麻醉護理。手術開始后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及時傳遞手術器械和藥品,保持患者呼吸通暢,必要時進行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或采取氣管插入。(3)術后護理。術后加強對患者心電圖的監測和生命體征監測,并詢問患者感受。出現異常現象需及時匯報醫生處理。多數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因病情危重存在嚴重心理負擔,需在手術前全程做好和患者、家屬的溝通和疏導工作,消除其恐懼感和思想顧慮,使其樹立治療信心[4]。
1.3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干預前、后患者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總體健康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5]:顯效為患者癥狀消除,生命體征穩定;有效為患者癥狀改善,生命體征基本穩定;無效為患者癥狀無改善或死亡。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本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軃±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優質護理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表1)。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總體健康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總體健康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總體健康評分均改善,且優質護理組的上述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優質護理組患者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表3)。
2.4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優質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表4)
3討論
重度失血性休克是臨床常見嚴重創傷和微循環障礙疾病,病情進展快,需及時搶救以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6-7]。在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需避免傳統單純遵醫囑被動護理,護理人員需具備豐富的急救知識和應對自如的心理素質,有條不紊開展護理工作,確保護理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隨時根據患者病情調整護理方法。手術室優質護理的實施可從術前做好器械和手術的準備,并加強術中主動監測和配合,推進手術順利進行,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可見,優質護理實施后,優質護理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4.76%)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19.05%),說明優質護理的實施可通過注重細節護理和預見性護理措施的實施,積極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術后則強化患者的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在較好的心理狀下接受康復治療[8],提升護理的滿意度。本研究中,優質護理組患者滿意度(95.24%)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80.95%)(P<0.05)。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優質護理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說明優質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綜上可說明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降低患者后續并發癥,并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總體健康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總體健康評分均改善,且優質護理組的上述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說明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狀況和健康水平。優質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說明優質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總而言之,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確切,可有效確保搶救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能力,減輕其痛苦,提升總體健康情況和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曉君.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8):229-230.
[2]谷亞芳.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5):210-211.
[3]高珂.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干預[J].中外醫療,2014,33(2):169,171.
[4]張君秘.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5):89-91.
[5]黃群英.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重度失血性休克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7):69-70.
[6]賽燕菲,劉淑芹,隋紅娜,等.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6):190.
[7]李會娟.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手術室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4):229-230.
作者:樊艷麗 單位:榆林市星元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