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發展和完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現代畜牧業的基本要求,對養殖戶增加收益,減少風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養殖戶的切實需求。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從吉林省梨樹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發展現狀及養殖戶需求層面入手,通過分析養殖戶對產前、產中、產后以及對政府、合作社、龍頭企業幾大主體的需求情況,發現養殖戶對優良的品種、高品質的飼料、便捷的貸款渠道、養殖技術的培訓、疫病的防治技術、大型養殖機械的租用、產品銷售信息以及便捷的運輸方式等有迫切需求。因此,政府、合作社、龍頭企業應充分發揮其職能,共同建設和完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關鍵詞:社會化服務體系;現代畜牧業;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養殖戶需求;梨樹縣
隨著畜牧養殖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整個畜牧行業的經營方式越來越現代化,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應提上日程。大力發展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對促進畜牧業發展,增加養殖戶收入,乃至促進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國關于農業服務體系的研究較為豐富深入,關于畜牧業服務體系的研究較少,主要是對東部和中部的一些養殖大省進行了研究,關于吉林省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研究較少。梨樹縣作為吉林省重要的畜牧業大縣[1],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的供需情況變化很快,現有的研究無法對梨樹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有效的實際指導。建立完善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有助于梨樹縣畜牧業做大做強、養殖戶增產增收以及現代畜牧業快速發展。對梨樹縣的畜牧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既可以為發展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供理論支撐,也可以找出在建設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對完善的對策與建議,為促進梨樹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增加養殖戶收入做出一定的貢獻。鑒于此,本研究為適應目前梨樹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從養殖戶對產前、產中、產后三大階段以及對企業、合作社、政府幾個主體的需求來審視、判斷和構建一個高效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1吉林省梨樹縣畜牧業養殖戶基本情況分析
為系統全面了解梨樹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的基本情況,筆者對梨樹縣養殖戶開展了全方位調查,在梨樹縣20個鄉鎮中隨機抽取了10個行政村,選取了200個養殖戶作為調查對象。調查主要是針對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后所涉及的幼崽質量、飼料提供、養殖資金、技術扶持、市場信息、銷售運輸等方面開展的。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6份,有效回收率為88.0%。從養殖戶的年齡來看,最大的為68歲,最小的為27歲,平均年齡為46.78歲,年齡普遍偏大。從養殖戶的文化程度來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為89戶,占50.6%;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養殖戶為57戶,占32.4%;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養殖戶為22戶,占12.5%;而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養殖戶僅有8戶,僅占4.5%。由此可見,被調查的養殖戶的整體文化程度是比較低的。從養殖的畜禽種類來看,養殖最多的是豬和雞,其次是牛、羊,最少的是鴨和鵝。從養殖戶的收入來看,養殖戶全年養殖收入在2萬元及以下的占23.5%,在2萬(不包括2萬)~3萬元的占25.1%,在3萬(不包括3萬)~5萬元的占37.9%,在5萬元以上的占13.5%。
2基于養殖戶需求層面的社會化服務情況分析
2.1養殖戶對產前服務的需求分析
養殖戶對于產前的服務需求主要包括幼崽、飼料及養殖資金的獲取。在幼崽方面,絕大部分養殖戶是自己去幼崽市場購買,其次是自繁自育,通過集體(村集體、合作社)購買幼崽的養殖戶幾乎沒有,這說明養殖戶并不依賴于集體,還是依靠自己的判斷選擇幼崽。在調查過程中得知:養殖戶辨別幼崽是否優良,主要還是依靠個人的養殖經驗及售賣人的介紹,對于獲得的幼崽大多并不滿意。養殖戶對購買的幼崽不滿意主要是因為個人無法辨別幼崽的品種是否優良,養殖戶主要通過個人多年來的養殖經驗和售賣人的介紹來選擇品種,缺乏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而且養殖戶對新品種有著抵觸心理,輕易不愿意改變以往養殖的品種,不愿意嘗試新品種,害怕承擔新品種帶來的風險。可見,在養殖戶中進行良種辨別知識的指導、宣傳尤為重要。此外幼崽價格高也是養殖戶對幼崽不滿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價格高低主要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與社會化服務體系沒有直接聯系。如果社會化服務體系比較健全,那么可以使養殖戶在市場交易的討價還價過程中獲得主動權,有利于獲得相對公平的市場價格;大型的幼崽交易市場欠缺也是養殖戶對幼崽獲取不滿意的原因之一,缺乏統一管理,致使養殖戶無法獲得優良品種的購買渠道。飼料方面,養殖戶的飼料來源于村飼料代銷點的占47.8%,直接從飼料公司購買的占24.6%,自行配制的占20.6%,而通過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購買的僅占7.0%。據調查,大多數村飼料代銷點對本村的養殖戶可以賒銷,這減少了養殖戶的前期投入,也是養殖戶選擇該飼料購買渠道的重要原因。自行配制飼料的養殖戶使用玉米作為主要原料,根據養殖的需求添加其他材料,實現了玉米的過腹轉化,安全又高效;通過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購買飼料的養殖戶基本上是與龍頭企業簽訂了訂單的養殖戶。資金來源方面,自有資金占59.6%,私人籌措占24.4%,銀行貸款占10.0%,通過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籌措的占6.0%,說明梨樹縣養殖戶的養殖資金獲取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還是通過自有資金來維持和擴大生產,很難擴大規模,無法形成產業化;通過私人籌措資金的養殖戶主要依靠民間借貸(在村里稱為“抬錢”)的方式進行生產,在畜產品賣出以后進行償還,這樣的借貸往往伴隨著很高的利息和巨大的風險;通過銀行貸款的養殖戶基本經營規模較大,且自身就是合作社的帶頭人,有著便利的條件進行貸款;還有一些養殖戶根本不知道如何申請銀行貸款。
2.2養殖戶對產中服務的需求分析
95.0%的養殖戶認為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養殖技術等方面的服務,5.0%的養殖戶認為在養殖過程中不需要任何幫助。在養殖過程中需要的服務主要包括養殖技術、疫病防治技術及養殖機械。大部分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遇到困難主要依靠政府部門的幫助,其次是合作社和企業。在目前養殖過程中主要得到了政府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企業的幫助,養殖技術也是通過政府組織專家講座獲取的;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科研教育單位對養殖戶的幫助較少,沒有發揮出科研教育單位的優勢,沒有將養殖技術推廣到養殖戶家中,仍有部分養殖戶在養殖及疫病防治中依靠傳統經驗。從養殖技術服務獲取的渠道來看,養殖戶通過政府部門獲取養殖技術服務的占36.0%,通過合作社獲取養殖技術等服務的占23.2%,依靠傳統經驗進行養殖,沒有接受任何相關服務的占19.5%,通過企業獲取養殖技術服務的占12.0%,通過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獲取養殖技術服務的僅占9.3%。政府通過開展技術推廣活動,組織專家開展技術講座,組織技術推廣人員進村宣講等方式,積極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扶持,對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提高養殖戶的科學技術素養;合作社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優勢,集合廣大社員,對養殖技術進行統一學習,對社員進行統一培訓,提高社員的養殖和防疫病的能力;依靠傳統經驗進行養殖的養殖戶仍占一定比例,他們往往不愿意接受政府和其他機構推薦的新技術,依靠自身多年來積累的養殖經驗來判斷各種畜禽疫病,純粹依靠傳統經驗雖然有一定依據,但有很大缺陷,容易造成誤判。據調查,養殖戶對于養殖技術的費用收取問題上存在很大的爭議。實地調查發現,25.7%的養殖戶認為既然是公益性的社會化服務就不應該收取費用,74.3%的養殖戶認為既然享受了服務,相應的付出一點費用也無可厚非。從養殖戶可接受的技術服務費用數額來看,能接受0~10元費用的養殖戶占58.4%,能接受11~50元費用的養殖戶占22.7%,能接受51~100元費用的養殖戶占12.3%,能接受100元以上費用的養殖戶僅占6.6%,這說明養殖戶有著極高的養殖技術需要,但又受制于養殖成本,無法投入大量資金。可見,養殖戶雖然需要養殖技術,但受小農思想的限制,只看重眼前利益,不注重長遠利益。從畜牧獸醫服務人員來看,梨樹縣各個鄉鎮均設有自己的獸醫服務站,其宗旨是方便養殖戶就近防治疫病,服務站在設立之初有著非常規范的人員管理制度。但目前,人員大量流失,服務站也相繼關門,多數服務站形同虛設。通過與相關人員訪談了解到,眾多獸醫的離開也是無奈之舉,在村服務站工作收入低、保障差、工作環境艱苦,許多有經驗的老獸醫力不從心,而年輕人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造成畜牧獸醫服務人員數量少,技能不高。
2.3養殖戶對產后需求服務的分析
產后的服務對養殖戶來說同樣重要,養殖產品能否賣出去,能否賣個好價錢,以什么樣的方式運輸,都關系著養殖戶的利益。當前,養殖戶對產后服務的需求主要圍繞著畜產品的運輸方式、銷售渠道和銷售信息等方面。運輸服務是畜產品銷售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合理的運輸方式不僅能快速便捷地將產品運到銷地,節省時間,更能保障養殖戶利益,避免錯過最佳銷售時機。筆者實地調查發現,在梨樹縣通過親戚朋友幫忙運輸的養殖戶占比達到了59.4%,自行運輸的養殖戶占35.2%,而委托專門的運輸公司運輸的則占比最低,僅有5.4%。筆者在與養殖戶的交流過程中了解到,在產后運輸方面,求親戚朋友幫忙實在是無奈之舉,原因在于專門的運輸公司少,并且價格高,難以滿足養殖戶的需要。可見,在流通環節,專門的運輸公司尚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從銷售渠道來看,養殖戶自運到市場的占42.2%,等收購商入戶收購的占45.1%,與龍頭企業簽訂協議進行訂單收購的占12.7%,合作社進行銷售的比例為0。說明梨樹縣的畜牧業合作社缺乏公信力,公共化的銷售能力不足。從養殖戶銷售信息獲取渠道方面來看,親戚朋友推薦和新媒體搜索獲取信息是主要渠道,分別占34.7%和29.3%,通過政府獲取信息的僅占22.3%,通過龍頭企業獲取信息的占8.4%,而通過基層村組織公告獲得信息的僅為5.3%,見表2。說明龍頭企業和村政府并沒有很好地做到信息共享,沒有給養殖戶提供切實有用的養殖信息,公共化的信息渠道沒有建立完善。
2.4養殖戶對合作社的需求分析
畜牧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為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對提高畜牧養殖戶的收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筆者對梨樹縣畜牧養殖戶的調查發現,有48.4%的養殖戶加入了畜牧業合作社,51.6%的養殖戶沒有加入合作社。沒參加合作社的養殖戶中,一部分養殖戶是因為本村沒有相應的養殖專業合作社,不知如何加入合作社;另一部分養殖戶認為合作社對他們的生產經營沒有幫助,沒有必要參加合作社。參加合作社的養殖戶中,認為從合作社中得到了幫助并且對合作社服務比較滿意的占62.1%;而有37.9%的養殖戶對合作社的服務不滿意,因為其沒有從合作社中獲得幫助,養殖生產經營活動依舊依靠個人。從養殖戶在合作社中獲得的幫助情況來看,38.4%的養殖戶得到了合作社提供的技術服務,22.3%的養殖戶得到了合作社提供的培訓,19.4%的養殖戶獲得了銷售幫助,15.7%的養殖戶從合作社中獲得了市場信息,還有4.2%的養殖戶認為加入合作社后降低了養殖費用。可見,合作社提供的服務僅僅是常規方面的,在技術和培訓方面的服務占比達到了60.7%。說明相對于養殖戶的需求來說,合作社服務的內容單一,在資金方面提供的幫助極其有限。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養殖戶有著很強的加入合作社意愿,但是苦于當地沒有成立相應的合作社,無法加入,無法共享各項信息、技術和機械。而個別合作社在民間的信譽不好,為套取國家支持資金,只是空殼子,合作社的相關制度形同虛設,既沒有外部監督,又沒有內部制約,缺少管理,使合作社的形象受損,造成合作社不能被養殖戶所接受,致使一些養殖戶不愿意加入合作社。
2.5養殖戶對政府的需求服務分析
政府作為宏觀調控主體,要在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79.3%養殖戶認為政府沒有履行其職能,在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等方面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有20.7%的養殖戶對政府提供的服務相對滿意,認為政府已經提供了不錯的社會化服務。養殖戶從政府獲得的服務主要是畜牧業的配套基礎設施和養殖技術,但政府的主導功能并未完全發揮,對養殖戶迫切需要的市場信息和技術服務,政府并沒有提供太多的幫助。養殖戶迫切希望政府可以持續提供相應的基礎設施和養殖技術服務,如改善鄉村道路,建立大型銷售市場、開展技術下鄉活動等,另外養殖戶也希望政府可以多提供一些市場信息,幫助養殖戶合理規劃生產。政府更應該轉變其服務方式,多去養殖戶家中進行實地調研,認真聆聽養殖戶的心聲,確定養殖戶真正的需求,提供精準化服務,提高養殖戶的滿意度,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從養殖戶對政府資金服務的需求情況來看,有66.4%的養殖戶認為政府投入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的資金太少,無法滿足正常的發展需求,有13.3%的養殖戶認為政府資金使用不合理,沒有經過實地考察,沒有對養殖戶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造成資金的使用不到位,20.3%的養殖戶則認為最后真正用于畜牧業發展的資金少之又少。
3討論與結論
梨樹縣畜牧業近些年發展勢頭迅猛,已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但相對來說,梨樹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完善,無法滿足養殖戶的需求,還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經濟下社會化生產的要求。通過對梨樹縣的調研,從政府、合作社、龍頭企業三大服務主體來看,政府部門的服務在所調研地區是相對完善的,也是反響最為強烈的,養殖戶普遍希望能從政府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補貼,但政府作為行政機構,受其職責和資金能力的限制,無法完全為養殖戶提供服務,必須大力發展其他服務主體。政府、合作社、龍頭企業在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都有各自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缺陷,在這個過程中,要明確政府適合做什么,合作社適合做什么,龍頭企業適合做什么,并將這三大服務主體聯系起來,共同建立一個系統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對梨樹縣養殖戶需求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養殖戶在產前的主要需求是幼崽、飼料和資金。養殖戶對于幼崽是否優良無法辨別,迫切需要專業人士對辨別幼崽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培訓或者提供相應的科學證明,使養殖戶可以直觀地對幼崽進行辨別。養殖戶需要更優質、價格更低的飼料,以便提高養殖產品質量,降低成本。養殖戶的養殖資金獲取渠道較少且獲取金額不足,無法擴大生產,急切需要便捷快速低抵押的銀行信貸,幫助養殖戶緩解資金短缺的情況,進行擴大再生產。2)養殖戶在產中主要是對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治技術的需求,養殖戶需要實用的養殖技術,但是技術推廣部門并沒有進行完全的技術培訓,科研院所和高校沒有發揮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優勢,大多數的技術宣傳還是走過場、走形式,并沒有真正地將養殖技術傳遞給養殖戶,養殖戶也無法享受新技術帶來的好處,眾多養殖戶依舊憑借傳統經驗進行養殖,造成資源浪費和利益受損,在疫病發生時也無法及時通知獸醫救治。3)養殖戶在產后主要是對畜產品運輸的需求,在畜產品運輸方面缺乏有效組織、統一運輸及科學的運輸方式,尤其對鮮活的畜禽產品,還沒有實現資源的共享。在銷售環節,養殖戶迫切需要有固定的企業對畜禽產品進行統一收購,既能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又能增加收益。在信息的獲取渠道上,村政府和企業要發揮自身的集體和產業優勢,及時一些合理的銷售信息,使養殖戶對畜禽產品的市場和價格有進一步了解。4)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是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畜牧業養殖戶對合作社有著強烈的需求,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應轉變其發展方式,要切實發揮好合作社應有的職能:聯合養殖戶,傳播新技術,提高養殖效益,發展成真正為養殖戶服務的合作社。5)養殖戶對政府服務的需求強烈,但大部分養殖戶對政府所提供的服務并不滿意。養殖戶認為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其領導職能,在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轉變其態度和職能,運用好財政資金,管理好資金的使用,公開透明資金的使用情況,使養殖戶切實感受到政府提供的幫助。建立和完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梨樹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各服務主體尚未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從梨樹縣養殖戶對產前、產中、產后、合作社及政府的各項需求分析來看,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看召本.以合作組織為基礎的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2.
作者:姜瑩 張守莉 杜萬里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中荷人壽河南省分公司